姓 名:吕炳斌
性 别:男
职位职称: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工作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学 历:学士
专 业:法学
学 校:复旦大学
曾任国际法学生协会(ILSA)首位中国籍会员,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发起人之一兼首任全国执行干事(NationalAdministrator,有美国主办方邀请函及证书)。
2003年至2004年,韩国国际法商大学法律图书馆管理员;
2003年至2005年,上海市律师协会网络法律研究委员会特邀委员等;
2008年至2010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听庭评议评委等;
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教学科研
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证券法,国际争端解决等
著作:
1、《自由的伦理》(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专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3、《网络时代版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专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
论文:
[1]朱妙春,吕炳斌.我国基因专利保护现状及其伦理道德问题探讨[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律师协会.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律师协会:,2002:8.
[2]吕炳斌.经济法中的“以人为本”理念[A].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4.
[3]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9:10.
[4]吕炳斌.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中的反垄断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02:43-48.
[5]吕炳斌.社区作为传统知识权利主体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时代法学,2010,02:64-68.
[6]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J].金融与经济,2010,03:4-9.
[7]吕炳斌.论外国仲裁机构到我国境内仲裁的问题——兼析我国加入《纽约公约》时的保留[J].法治研究,2010,10:71-74.
[8]吕炳斌.康德《永久和平论》与当代国际法律秩序的构建及困境[J].学术探索,2010,04:50-54.
[9]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中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S1:304-319.
[10]吕炳斌.单独的“书面描述”要求理论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0,10:41-43.
[11]吕炳斌.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新探[J].行政与法,2009,02:113-115.
[12]吕炳斌.信息网络时代版权保护制度两大变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32-35+44.
[13]吕炳斌.法经济学视野下的商标合理使用[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01:84-88.
[14]吕炳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探讨[J].上海企业,2009,05:69-71.
[15]吕炳斌.网络时代的版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gle案的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07:73-76.
[16]吕炳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探讨[J].新金融,2009,06:29-32.
[17]吕炳斌.证券市场国际化中的外国发行人待遇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9,07:73-76+88.
[18]吕炳斌.P2P下载的版权补偿制度的两种模式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9,09:16-20+35.
[19]刘建民,吕炳斌.新中国商业法治六十年:回顾与思考[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05:8-14.
[20]吕炳斌.“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的界定和区分[J].北京仲裁,2009,02:51-63.
[21]吕炳斌.美国商品流通领域反价格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30-34.
[22]吕炳斌,胡峰.美国奥林匹克标志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评析及其借鉴意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2:109-111.
[23]吕炳斌.虚拟物和虚拟物交易的法律属性研究——以“第二次生命”游戏为例[J].科技与法律,2007,01:58-62+77.
[24]吕炳斌.反思著作权法——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说起[J].图书馆杂志,2007,05:3-7.
[25]杨建军,吕炳斌.美日欧基因专利保护相关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法学杂志,2003,02:73-75.
[26]吕炳斌.中国关于反国际避税方面的措施和规定探讨[J].律师世界,2003,06:25-27.
[27]吕炳斌.试论反倾销实施中的保护主义倾向及其调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82-86.
[28]吕炳斌,卢大儒.基因技术发展对法律的挑战[J].广西社会科学,2002,04:136-139.
[29]吕炳斌,卢捷清.论加入WTO与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专利保护问题[J].今日科技,2002,05:42-44.
[30]吕炳斌.基因、伦理及其法律问题[J].科技与法律,2002,01:58-63.
[31]吕炳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2,03:40-46.
[32]卢捷清,吕炳斌.中国生物基因制药领域的专利保护问题[J].广东科技,2002,10:34-37.
[33]杨建军,吕炳斌.美日欧基因专利保护相关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广东科技,2002,Z1:38-41.
[34]吕炳斌.试论基因技术发展对法律的挑战[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7-92+78.
[35]卢捷清,吕炳斌.加入WTO与中国生物基因制药领域的专利保护问题[J].福建法学,2002,02:41-44.
[36]吕炳斌.WTO争端解决中上诉机构“完成分析”问题研究[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0,S1:304-319.
[37]吕炳斌.专利契约论的二元范式[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02:212-222.
[38]吕炳斌.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新论——以充分公开为例展开[J].中德法学论坛,2014,00:110-123.
[39]吕炳斌.专利申请中的“充分披露”的判断基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00-104.
[40]吕炳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和盗版问题初探[J].广东科技,2005,05:11-16.
[41]吕炳斌.虚拟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困境[J].电子知识产权,2005,05:16-20.
[42]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
[43]吕炳斌.“仲裁机构所在地”、“仲裁地”和“开庭地点”的界定和区分[J].北京仲裁,2009,02:51-63.
[44]吕炳斌.实用艺术作品可版权性的理论逻辑[J].比较法研究,2014,03:68-80.
[45]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03:57-61.
[46]吕炳斌.试论我国《著作权法》中传播权的类型化整合[J].中国出版,2013,21:17-20.
[47]吕炳斌.著作权法关于版式设计权的修改研究[J].中国出版,2012,19:57-59.
[48]吕炳斌.专利契约论的二元范式[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02:212-222.
[49]吕炳斌.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新论——以充分公开为例展开[J].中德法学论坛,2014,00:110-123.
[50]吕炳斌,胡峰.以奥林匹克标志保护为契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J].河北法学,2006,03:43-46.
[51]胡峰,吕炳斌,段宝玫.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基于国际法与比较法视角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02:55-58.
曾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全国博士生知识产权征文二等奖、国家版权局征文二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作品奖、上海市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六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法学会青年课题奖等奖励、复旦大学2001年“君政学者”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