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4.09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了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和讨论了形象权的概念、形象权存在的理论基础、形象权的性质、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并在分析其他国家保护形象权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我国现有的形象权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最后提出我国应建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讨论形象权的理论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介绍了形象权的起源;其次分析了形象权的概念,笔者将形象权定义为:真实人物形象与虚构角色形象进行商业性利用的独占性财产权利;再次着重讨论了形象权存在的理论基础,笔者的观点是:形象权的基础应为自由意志论与利益平衡理论的结合,自由意志论解决了形象权的权利来源问题,利益平衡理论给我们指明了形象权制度建设的方向;最后分析了形象权的性质,笔者将形象权定性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利。 第二章讨论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形象权的主体问题,本文区分真实人物形象权与虚构人物形象权分别介绍了二者的主体,其中对非名人是否有形象权、影视作品中谁应享有虚构人物形象权进行了专门的讨论;第二是形象权客体问题,笔者认为人物形象权的客体是通过姓名、声音、肖像等有形形式表征出来人物形象,其本身是无形的;第三是形象权客体的载体问题,本文区分真实人物形象权与虚构人物形象权分别介绍了它们客体的载体,主要讨论了姓名、肖像和声音这三类人物形象要素。 第三章讨论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在这部分内容中,首先讨论了形象权的内容,形象权包括权利的行使与权利的保护两方面内容,即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其次讨论了形象权的限制,对形象权的限制主要包括言论自由之限制、公序良俗之限制、合理使用之限制、权利穷竭之限制和保护期限之限制。 第四章讨论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国外形象权的保护状况,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对形象权的保护现状;第二是分析我国形象权现有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我国对人物形象的保护一般采用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综合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第三是我国形象权保护模式的选择,结论是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独立的形象权法律制度;最后是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立法进程规划,我国立刻建立形象权制度还有很多障碍,但我们应制定形象权制度的建设规划,尽早建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
【目录】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形象权的理论基础3
第一节形象权的起源3
第二节形象权的概念3
第三节形象权存在的理论根基5
一、劳动理论下的形象权5
二、自由意志论下的形象权6
三、利益衡平理论下的形象权7
第四节形象权的性质之争7
一、新型人格权说8
二、知识产权说8
三、无形财产说9
四、无形财产说的补充——人物形象价值的来源10
第二章形象权的主体与客体11
第一节形象权的主体11
一、真实人物形象权的主体11
二、虚构人物形象权的主体12
第二节形象权的客体13
一、形象权的客体13
二、形象权客体的载体14
第三章形象权的内容与限制19
第一节形象权的内容19
一、积极权利19
二、消极权利19
第二节形象权的限制20
一、言论自由之限制20
二、公序良俗之限制21
三、合理使用之限制22
四、权利穷竭之限制23
五、保护期限之限制23
第四章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构建25
第一节国外形象权的保护状况25
一、美国对形象权的保护25
二、日本对形象权的保护26
三、德国对形象权的保护26
第二节我国形象权现有保护模式及其局限性27
一、我国目前对形象的保护现状28
二、我国现有保护模式的局限30
第三节我国形象权保护模式的选择34
一、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34
二、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35
三、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形象权的本质的要求35
四、设立独立的形象权制度是市场行为规范化的需要35
五、确立形象权制度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权利意识35
第四节我国形象权法律制度的立法进程规划36
结论37
参考文献38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