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3.22
【摘要】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制作的《2010中国特许企业法律状况调查报告》,涉及商标、商号的纠纷已经成为特许经营企业面临的最普遍的三类纠纷之一。而这类纠纷的影响往往随着特许经营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而加剧。其中,“上岛咖啡”案和“永和豆浆”案由于其在行业内的重要影响和诉讼的规模,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上岛咖啡”和“永和豆浆”这两个案件入手,围绕争议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特许经营品牌之争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事人在现有法制下应当如何避免和应对此类纠纷以及制度层面应当如何改进这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上岛咖啡”和“永和豆浆”这两个个案的背景及纠纷过程作了一个简要介绍,以引出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是特许经营概述。首先,结合我国法律对商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对特许经营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其次,对特许经营的内部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特许经营的内部法律关系一般指特许人和被特许人间的双方法律关系;在区域特许经营模式下,则为总特许人、分特许人和分受许人之间的“三级两层”关系。特许经营一般不同于合伙,但是,围绕特许经营,往往会形成一些类合伙关系。最后,本章对商标、商号及其对于特许经营的意义作了一个概述。商标和商号作为品牌在法律意义上的载体,是特许经营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对“上岛咖啡”和“永和豆浆”这两个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上岛咖啡”案的讼争焦点为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但是法院之间、行政机关之间歧见纷纭。本章通过对当事人的契约安排以及诉讼策略进行分析,指出知识产权契约安排不清晰是诉讼发生的根源,现有制度安排则给当事人提供了操控局面的机会。“永和豆浆”争议的缘起则是特许经营企业的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商号缺乏同一连结要素,给机会主义者留下了空间,而规范层面的缺陷又放大了投机的空间。 第四章探讨了特许经营品牌之争发生的原因。本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分别从当事人角度和制度层面进行分析,指出相关权利的不确定性是争议产生的根源,注定诱发机会主义。在诚信缺失的大背景下,当事人为了追逐利益,恶意“搭便车”,甚至不惜发动虚假诉讼。关于特许经营商标、商号规则层面的缺陷以及诉讼结果的不一致带来的不确定性放大了当事人的错误,更加刺激机会主义的投机心理。 第五章针对特许经营品牌之争发生的原因,分别从当事人如何应对处理以及制度层面如何改进这两个方面讨论了特许经营品牌之争的解决之道。对于特许经营企业来说,清晰界定相关财产权利并构建防御性商标、商号体系能够从源头上预防争议发生;争议发生以后,也可以寻求诉讼外的争议解决途径以达到共赢。关于制度层面,第一,通过对导致特许经营商标、商号争议的相关规则进行分析,指出其缺陷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第二,指出应当通过司法制度改革,尽量降低外在因素对法官的影响,以减少影响诉讼结果的规则外原因。
【目录】
摘要4-6
ABSTRACT6-11
引言11-13
一、选题背景11-12
二、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12
三、研究方法12-13
第一章 特许经营品牌纠纷案例13-20
一、"上岛咖啡"案13-16
(一) 背景13-14
(二) 诉讼过程14-16
二、"永和豆浆"案16-20
(一) 背景16-17
(二) 争议过程17-19
(三) 现状19-20
第二章 特许经营概述20-27
一、特许经营的定义20-22
(一) 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许经营的定义20-21
(二) 我国法对特许经营的定义21-22
二、特许经营法律关系分析22-24
(一) 特许人和被特许人22-23
(二) 总特许人、分特许人和分受许人23
(三) 特许经营与合伙23-24
三、特许经营的品牌——商标与商号24-27
(一) 商标24-25
(二) 商号25-26
(三) 特许经营中的商标与商号26-27
第三章 特许经营品牌纠纷——个案中的法律问题27-36
一、"上岛咖啡"案背后的法律问题27-32
(一) 讼争焦点:商标权v.著作权27-28
(二) 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安排分析28-29
(三) 当事人诉讼策略分析29
(四) 法院、行政机构对同一事实问题歧见纷纭的原因分析29-31
(五) 不确定性导致纠纷31-32
二、"永和豆浆"案背后的法律问题32-36
(一) 法院判决确定的规则32-33
(二) 商标、商号相关规则的漏洞33-34
(三) 当事人背后的利益关系34-36
第四章 特许经营品牌纠纷的原因分析36-43
一、当事人角度36-39
(一) 相关权利的不确定性36-37
(二) 利益驱动37-39
二、制度层面39-43
(一) 市场诚信机制的缺失39
(二) 规则的不确定性39-41
(三) 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41-43
第五章 特许经营品牌纠纷的解决途径43-50
一、当事人角度43-45
(一) 明晰权利43
(二) 构建防御性商标、商号体系43-44
(三) 避免不必要的诉讼44-45
二、制度层面45-50
(一) 相关规则的完善建议45-49
(二)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49-50
结论50-52
参考文献52-54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