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4.18
【摘要】本文关于戏仿与著作权的讨论,侧重于数码网络化对法律秩序的深刻影响以及各种创新型制度设计。作者认为,对所谓公平使用原则的考量,必须以严格区分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为前提;中国现行著作权法极其强调对作者人格的保护,固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也很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信息流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也可以说,“馒头血案”与《无极》的碰撞,其实提出了一些涉及法与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怎样才能避免通讯技术引起著作权的解体或贬值?人际互动与大批量的契约群以及民主决定的法律程序要件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重构?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对权利处理的不同方式进行比较。
【目录】
一、主焦点: 数码网络化对知识财产法的冲击
二、戏仿的自由与著作权保护
1.中国自古多戏仿
2.被忽视的版权利益和作者人格
3.现代著作权法中的戏仿自由悖论
三、所谓对作品公平使用的法理
1. 作为美国特色的公平使用原则
2. 判断标准、司法政策以及竞争规则
3. 作为欧洲特色的作者个人权利观
四、以作者人格为轴心的制度设计
1.中国的合法使用与作者人格权
2.著作权法内在矛盾的探讨
3. 数码网络化与人际关系的改组
五、数码网络中的权利处理问题
1. 信息流量与权利处理方式
2.思考实验与制度设计的多样性
3.结束语: 基于反思理性的选择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