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1.01
【摘要】20多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己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非法律形态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这使得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整体效用偏底。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8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需要不断完善的基础性的知识产权制度政策。同时,对于因加入世贸组织而面临严重挑战和国际竞争压力的中国,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当然也包括了“制度竞争”。因此,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相关的公共政策作一番深入研究是相当必要的。文章试图从利益平衡与制度效率的角度探讨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如何促进创新与社会进步。通过具体分析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的演变,探求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全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理论基础。对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政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主客体、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目标、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以及作用机制等问题。强调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目的性,即以国家公权主体为主,涉及公共意志、公共利益领域。第二部分对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考察,探讨扩大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特别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立场及度量方法。第三部分分析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仍然着重于以利益平衡与制度效率。指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平衡往往侧重于社会结果,而竞争效率更侧重于程序的公正。而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本身是否有效率,应当视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目标而定。第四部分对制度变迁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关系进行的探讨。指出制度变迁是公共政策的存在原因,而公共政策通过制度变迁来实现。本章对典型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一系列实例分析。第五部分对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应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建构。
【目录】
引言
一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范畴
(二)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运作
二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国际实践
(一) 发达国家知识政策的演变
(二)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三)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立场及度量方法
三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
(一) 公共利益平衡
(二)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公众利益的保留
(三) 效率与制度安排
(四) 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使知识创造成本最小化
四 制度变迁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
(一) 制度变迁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
(二) 典型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五 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建构
(一)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问题
(二) 全方位!多层面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