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不区分大小写,换一张

知信通 >  论著资料 > 正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15.11.07

【专业类别】:其他
【文献性质】:学位论文
【作  者】:林琳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01日
【指导老师】:周晓唯
【导师职称】:教授
【论文级别】:硕士论文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显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组织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同时也加速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如欧盟通过协调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以及以整个欧共体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法律取代各国的地区性规则,有效地协调了共同市场内部货物与服务的自由流动。不仅如此,欧共体还创设了一套完整的“共同商标”的规则,在协调各国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极大地推进了欧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无疑是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为区域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与机会。数据显示,东盟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量不断上升。但是,要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必然涉及双方贸易的深层次问题,即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因此,我国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要及时地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的研究,努力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得到完善,更符合我国的发展利益。长期以来,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关系和经济分析层面展开,法律层面研究较为滞后。本文从法律的视角,整体上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选取知识产权保护这个切入点,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现状,相关条约、协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具体得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如何完善,以及对我国的影响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状况
2.1 东盟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1.1 经济水平导致的层次级别
2.1.2 东盟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具体差距
2.1.3 东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2.2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第三章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涉及知识产权的主要条约协定
3.1 《东盟关于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定》
3.1.1 产生背景
3.1.2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3.2 《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3.2.1 产生背景
3.2.2 主要内容
3.2.3 《框架协议》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起的作用
3.3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3.3.1《争端解决机制协定》适用范围
3.3.2《争端解决机制协定》所确定的基本规则
3.3.3 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与其他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
4.1 两种较典型的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概述
4.1.1 欧盟
4.1.2 北美自由贸易区
4.2 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结构不同
4.2.1 欧盟:水平相近,利益平衡
4.2.2 北美:美国主导
4.2.3 中国一东盟:经济水平差异大
4.3 模式类型不同
4.3.1 欧盟:规则导向型
4.3.2 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导向型
4.3.3 中国一东盟:以TRIPS协议为基础的自己的模式
4.4 保护机构!纠纷解决程序不同
4.4.1 欧盟:通过超国家机构——欧洲法院来解决
4.4.2 北美:由常设机构所设立的临时争端解决小组进行处理
4.4.3 中国一东盟: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和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章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仍存在的不足
5.1 应明确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原则
5.2 应该有针对性地构建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5.3 认真履行《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对其不断完善
5.3.1 将传统知识生物资源等列入共同保护范围
5.3.2 除了现有的贸易自由化,增加知识产权贸易自由化的内容
5.4 建立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第六章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的法律对策
6.1 影响
6.1.1 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
6.1.2 促进我国积极寻求法律方法解决争端
6.1.3 快速有效地解决争端,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6.2 对策
6.2.1 提高掌握全局并善于谈判的能力
6.2.2 深入研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选择适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6.2.3 合理运用现有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6.2.4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6.2.5 建立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