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2.06
【摘要】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商标法明确了关于商标退化的法律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法律尚未引进商标淡化理论。商标退化与商标淡化理论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商标淡化进行论述的论文数量可观,对商标退化的关注度稍低。对于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的关系,国内学术界观点大相径庭。本文首先对商标淡化和商标退化各自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厘清了商标淡化和商标退化各自的发展轨迹。其次,对商标淡化及商标退化法律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商标淡化及商标退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引起商标淡化的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便于后文对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的比较研究。再次,对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进行比较研究:对商标淡化和商标退化的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两者是不同的法律概念;比较研究商标淡化行为与商标退化行为,找到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之间的联系,即商事主体出于商业目的将他人注册并已驰名商标作为通用名称使用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属于商标淡化行为,又属于商标退化行为,这种行为会引起商标淡化,并且存在潜在的商标退化的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及对驰名商标显著性伤害程度的加深,可能会引起商标退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及创新
第2章 历史回顾——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法律概念的形成
2.1 商标淡化的形成
2.1.1 商标淡化的起源和发展
2.1.2 商标淡化的中美法律规定及相关案例
2.2 商标退化的形成
2.2.1 商标退化的起源和发展
2.2.2 商标退化的法律规定及相关案例
第3章 商标淡化的法律概念
3.1 商标淡化的定义
3.2 商标淡化的内涵
3.3 商标淡化的外延
3.3.1 弱化(blurring):弱化行为引起的商标显著性降低
3.3.2 丑化(tarnishment):丑化行为引起的商标显著性降低
3.3.2.1 性活动或非法活动背景下的丑化
3.3.2.2 不洁或低劣背景下的丑化
3.3.2.3 改造(alteration)
3.4 商标淡化行为
第4章 商标退化的法律概念
4.1 商标退化的定义
4.2 商标退化的内涵
4.3 商标退化的外延
4.4 商标退化行为
第5章 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的比较研究
5.1 比较研究商标淡化与商标退化
5.2 比较研究商标淡化行为与商标退化行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