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2.29
【摘要】专利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近年来得到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在本篇论文中,笔者试图通过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对专利权质押融资问题进行系统的法经济学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辨析专利权质押融资中存在的供需、质物能力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问题,探索质押融资的法律制度约束和经济成本影响,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创新制度约束、质权处置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尝试解决知识产权质押的融资难问题,并为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上,本论文综合运用“外部性”和“效率分析”等常见的法经济学分析方法探讨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内涵和外延,由于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远高于有形资产融资,因此国内融资实践仍处于基础水平,相关法律制定尚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第一部分对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定义、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上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本土实践;第三部分综合运用法经济学视角对专利权质押融资涉及到的质物价值、法律风险、制度约束、经济成本等要素进行分析;最后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视角探讨专利权质押融资机制的完善,从而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必要性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
三、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特点
(一)涉及多方的民事活动
(二)合同的质押物具有财产权属性
(三)近似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四)债权人可就专利权享有优先受偿权
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
(二)拓宽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三)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来源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研究
一、国外先进经验
(一)美国经验
(二)日本经验
(三)韩国经验
(四)国际组织经验
二、国内试点经验
(一)北京模式
(二)上海模式
(三)武汉模式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内在矛盾
(一)供给—需求矛盾
(二)成本—能力矛盾
(三)风险—收益矛盾
(四)政策—市场矛盾
二、专利权估值的方法
(一)重置成本法
(二)市场价格法
(三)贴现收益法
(四)期权估值法
(五)边际效益法
(六)综合评估法
三、专利权质押融资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成本的法律因素
(二)法律约束的外部性
1、法律约束的正外部性
2、法律约束的负外部性
(三)法律结构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模式建构
一、政府
(一)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搭建各类推介平台和交易平台
(三)建立信用增强和风险补偿机制
(四)建立高质量的价值评估制度
二、银行
(一)重视贷前调查工作
(二)严控贷款授信条件
(三)紧跟贷后管理工作
三、企业
(一)规范企业专利权申请条件
(二)吸引优质担保公司参与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机制创新和法律制度完善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机制创新
(一)专利权的集合抵押担保制度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制度
(三)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多方机制
(四)成立政策性的“知识银行”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完善
(一)解决法律间的内在冲突
(二)扩大质押物的适用空间
(三)完善质押物的处置方式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影响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发展现状
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的作用
三、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发展建议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来源】点击进入来源地址
【内容】{$content}
{$pics}
版权所有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资料库"研究课题组 技术支持:广州万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435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2039890号-2)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